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方面,立法工作应具有前瞻性,以此稳定市场预期。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,未来引导市场“合理出清”同样意义重大。
今年以来,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多,尤其是触发“1元面值”退市的上市公司比例明显增加,我印象中今年已经确定退市的四十余家公司里,可能有一半多都是触发“面值退市”。而且我们说,面值退市是一个“硬性门槛”,它不像财务类退市,可能还有一个缓冲期。面值退市就是20个交易日内股价不足1元,你就得退市。
面值退市制度应该是2014年就引入了,只是在过去几年里,可能整体行情还不错,大家感知没有那么明显。因此,我觉得今年整体上还是一个“制度预设”的结果。所谓制度预设,就是说制度规则本身已经有了,只不过现在叠加到市场行情,效果才开始显现。
我认为,这本身也是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“市场化”的表现。大家愿意购买上市公司是看重其公司价值,若投资者觉得标的价值不怎么样,大家都不看好,不愿意去买,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股票价格的下跌,从而触发“面值退市”。因此,我个人理解它也是一个市场规律的正常现象。配合今年的全面注册制改革,我觉得这也是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成熟的标志。
对于中国的证券市场,我个人一直认为需要强调分红,即所谓的“投资价值”。因为我们是一个以市盈率定价的市场,市盈率本身的概念就是买的是未来,它是以现在的利润价格去计算你未来的盈利能力。那如果一家企业经历好几年经营,都不给投资者分红,那其实很难体现过去市场给你的价值预期。因此,我觉得未来的中国资本市场,还是需要引导企业重视“分红”,它会树立一个比较正确的价值标准。
近两年我也很关注数字资产领域。数字资产的类型会很多,它可以是一个融资工具,可以是一个支付工具,甚至可以是一般等价物,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“数字货币”。
正如我上文提到的“制度预设”,从“法律预设”的层面来看,我个人更倾向于说,我们要正确认知市场在发生什么,以及市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,去认知这种金融领域变革的发生,然后预判监管可能需要落地的环节。
总体来说,我个人觉得,未来确实是一个数字化的世界。我们需要关注一个概念叫“去媒体化”或者说“去中介化”,这种“去中介化”它不仅仅会表现在间接融资体系,它甚至可以用点对点的形式出现,也就是我们大家可能熟知的“众筹”这类概念。那么,在这里面,它也会冲击到传统交易所的结构,让交易所变成一个开放式的,或者说以内部联盟方式形成的“半中心化”的。所以总体上来看,我认为还要根据市场发展的线索,根据不同的形态去预测去预判,以及去做好相应的监管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