锐财经
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(主题)
新增信贷投向了哪些领域?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如何精准发力?中国人民银行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今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。
(资料图片)
融资成本稳中有降
据介绍,一季度,金融运行总体平稳,流动性合理充裕,信贷结构持续优化。
“一季度是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高峰,过去两年一季度新增贷款大约占全年新增贷款的40%。”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介绍,今年一季度,金融机构贷款投放较多,各项贷款新增10.6万亿元,同比多增2.27万亿元。同时,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加2.42万亿元,同比多4986亿元。其中,政府债券投资增加1.79万亿元,占全部债券投资增加额的74%,这与金融机构支持政府债券靠前发行有关。
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、基础设施业、服务业等重点领域,贷款的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。3月末,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.2%,比各项贷款的增速高29.4个百分点;基础设施领域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.2%,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.2%,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%。普惠小微的授信户数为5765万户,同比增长14.4%。
从借款主体看,企(事)业单位是一季度贷款增量的主体。一季度企(事)业单位新增贷款占全部贷款增量的84.8%,其中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.73万亿元。阮健弘表示,这表明市场主体的预期有所好转,信心有所恢复。
从利率看,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。3月份中央银行降准0.25个百分点,释放长期流动性,为经济恢复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。贷款市场利率改革效能持续释放,3月份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.96%,比上年同期低29个基点;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.42%,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低11和41个基点。
住户信贷需求将稳步回升
3月末,住户部门贷款余额77.48万亿元,比年初增加1.71万亿元,同比多增4490亿元。从结构来看,消费贷款余额57.16万亿元,比年初增加3148亿元,同比少增571亿元;经营贷款20.32万亿元,比年初增加1.39万亿元,同比多增5062亿元。
“住户经营贷款同比多增,主要是金融体系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,有效支持了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的生产经营活动。”阮健弘分析,3月末,住户短期经营贷款余额9.78万亿元,比年初增加了6971亿元,同比多增2109亿元;中长期经营贷款余额10.54万亿元,比年初增加6976亿元,同比多增2952亿元。
消费方面,阮健弘表示,疫情之后居民消费需求回升,带动了住户短期消费贷款的增长。3月末,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9.91万亿元,比年初增加682亿元,同比多增3690亿元。
住户部门中长期消费贷款同比少增,主要与居民的购房需求尚未完全恢复有关。3月末,住户的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47.24万亿元,比年初增加2466亿元,同比少增4261亿元,是住户消费贷款同比少增的主要构成部分。
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,消费意愿尤其是大宗消费需求回升需要时间。当前,货币信贷较快增长与物价回落并存,本质上是受时滞影响。随着金融支持效果进一步显现,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回暖。
“未来,随着需求恢复,居民就业和收入持续改善,住户信贷需求也将稳步回升。”阮健弘表示。
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
硅谷银行风险事件发生以来,利率风险引起广泛关注。“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,利率没有大起大落,这为金融机构管控好利率风险创造了较好的货币环境。”邹澜说。
邹澜表示,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:
一是始终坚持稳健的调控理念。近几年,国内外面临的超预期冲击较多,中国货币政策一直坚持稳健的取向,量价适度且较为平稳,有效应对了来自内外部的多重冲击,实现了较好的调控效果。
二是以我为主,把国内目标放在首位。中国是超大型经济体,必须主要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和物价形势进行调节,自主把握货币政策。邹澜说:“去年以来,全球主要央行持续大幅加息,考虑到当时我国经济总需求疲弱,我们没有简单跟随加息,而且还先后2次引导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累计下行了20个基点,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分别下行了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。”
三是坚持汇率由市场决定,为以我为主创造条件。“我们坚持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,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为提升货币政策自主性创造了条件,有助于及时释放外部压力,增大了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开展调控的空间。”邹澜表示。
此外,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运用,精准有力支持了重点领域、薄弱环节,更好适应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。
中国人民银行表示,下一步,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,坚持以我为主、稳字当头,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,确保利率水平合适,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,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开好局、起好步。(记者 徐佩玉)